空间探索竞赛始于五十多年前,当时有两个主要参与者,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目标:成为第一个登上月球的国家。当时,美国和前苏联在太空竞赛中处于领先地位,没有其他对手。

  但是,时至今日,外层空间以及源于外层空间的安全威胁急剧升级,需要制定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协议,维护外层空间的和平。然而,和最近多次试图通过一份对于无武器外层空间的文件,都以失败告终

新的太空竞赛

  在21世纪,征服太空的竞赛发生了重大变化,中国、欧洲联盟、印度和日本等也加入了太空竞赛,成为主要参与者。

  但是,参与太空竞赛的原因已不再局限于地缘政治紧张局势,竞赛参与范围已扩大至大型私有公司,包括埃隆?马斯克 (Elon Musk) 的太空探索技术公司 (SpaceX) 及其火星殖民计划和亚马逊创始人杰夫?贝索斯 (Jeff Bezos) 创办的专注于航空航天运输的蓝色起源公司 (Blue Origin)。

  无论是在月球还是火星等其他星球上,参与空间探索的行为体大量增加,提高了发生冲突的潜在风险。为了避免外层空间出现任何形式的冲突,联合国制定了。

探索太空应造福全人类

  《对于各国探索和利用包括月球和其他天体在内外层空间活动的原则条约》,又称《》,于1967年1月由叁个保存国(俄罗斯联邦、联合王国和美利坚合众国)开放供签署,并于1967年10月生效。

  《外层空间条约》提供了国际空间法的基本框架,包括以下原则:

  • 探测及使用外层空间,应本着为所有国家谋福利与利益的精神,这种探测及使用应是全人类的事情。
  • 外层空间应由所有国家自由探索和使用。
  • 外层空间不得由国家通过提出主权主张,通过使用或占领,或以任何其他方法,据为己有。
  • 各国不得在环绕地球的轨道上放置任何载有核武器或任何其他种类大规模毁灭性武器的物体,不在天体上装置这种武器,也不以任何其他方式在外层空间设置这种武器。
  • 各国应专为和平目的使用月球和其他天体。
  • 航天员应被视为人类在外层空间的使者。
  • 各国应对本国的外层空间活动负责,无论这些活动是由政府实体还是非政府实体开展的。
  • 各国应对本国的空间物体造成的损害负责。
  • 各国应避免对空间和天体造成有害污染。
Successful rocket launch into space on the background of a full moon with craters and stars

月球属于全人类

  《对于各国在月球和其他天体上活动的协定》,又称为《》,以《外层空间条约》为基础,重点关注月球和其他天体。根据《月球协定》,月球等天体只能用于和平目的,人类不应破坏它们的环境。

  各国必须将本国在这些天体上的所有设施的位置和建设目的通报给联合国。此外,《月球协定》声明月球及其自然资源属于全人类,并呼吁建立国际体系,管理这些资源未来的开发利用。

  《月球协定》于1979年由通过,并于1984年7月11日生效。自2021年起,联合国将每年的7月20日定为国际月球日

探索月球表面的宇航员。

不让任何航天员掉队

  《对于援救航天员,送回航天员及送回射入外空之物体之协定》(《》)规定,各国应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援救和协助遇险的航天员,并迅速将其送回发射国。该协定还要求各国协助发射国回收返回地球但落在发射国领土之外的的空间物体。

  《援救协定》于1968年由通过,并于1968年12月3日生效。

环绕地球运行的太空垃圾

处理太空垃圾

  《外空物体所造成损害之国际责任公约》(《》)规定,发射国有责任赔偿本国的空间物体对地球表面或航空器造成的任何损害。此外,发射国还需对本国的空间物体在外层空间中发生故障而造成的损害负责。《责任公约》还概述了与此类损害有关的索赔解决程序。

  《责任公约》于1972年由大会通过并开放供签署,最终于同年9月1日生效。

在地球轨道上运行的卫星为电信和高速互联网提供便利。

空间物体登记机制:建立相互信任

  《对于登记射入外层空间物体的公约》(《》)呼吁建立使各国能够协助识别空间物体的机制。《登记公约》扩展了联合国《》的范围,同时明确了缔约国对其空间物体的责任。此外,秘书长再次负责维护《》,并确保由各国和国际政府间组织提供的信息得到充分和公开的利用。

  《登记公约》于1974年由通过(大会),于1975年开放供签署,并于1976年9月15日生效。

纪念活动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