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北禁地

纽约联合国总部实习生。

周廷华:在秘书长办公室工作

  毕业于牛津大学的上海姑娘周廷华通过竞聘入职秘书长办公室。在加入秘书长团队之前,她已在高压力、快节奏的安理会、人道主义事务协调厅和新闻部外联司有过很好的实习和工作体验。在秘书长办公室,周廷华每天早上8时开始收从前线发来的第一批密函和成员国信件,每日4批。她的任务之一就是负责按照事务领域和区域分派函件给各位专家,协调完成《每日秘书长内参》。她表示,在协调整理内参的过程中,要知道哪些事务需要秘书长优先关注和联合国尽快发表立场。她的任务还包括每日会议安排,协调处理诸多行政事务。秘书长办公室的工作需要职员快速反应、高度保密和政治敏锐,还要临危不乱、随机应变,十分具有挑战性。但让周廷华强调的是要感恩,因为在这里工作“能与一群有理想有情怀的前辈一起书写和见证历史,一起谋求人类福祉,让生命得到更多尊重”。

李嘉东:给王源做直播

  在新闻部实习还不到一个月,李嘉东就接到一项重任:直播罢贵叠翱驰厂组合成员王源到联合国参加青年论坛的过程,并带他参观联合国,做一些采访。李嘉东找到王源粉丝会负责人,沟通要采访的问题;并参与安排参观路线,测试网络状况。第一次做直播就是在联合国,李嘉东心里忐忑不安,非常担心因网速不好“卡顿”,经常问粉丝“卡不卡”。问得多了,有粉丝在微博喊他“卡哥”。于是,同事们也跟着叫他“卡哥,卡哥”。直播顺利得出乎意料,全网603万人同时收看,收获了至少4.6亿个赞。这对从未玩过直播的李嘉东来说,是一个全新的体验。

王竞毅:与潘基文同行

  来自北京的实习生王竞毅分享了她和潘基文同机的难得经历。“2016年7月5日,我结束了联合国长达半年的实习,即将启程回国。在肯尼迪机场候机时接到了老板的电话,时任秘书长潘基文先生当天访华,将与我同机到北京,而我也接到了实习期间最后一项任务,图文直播秘书长启程访华的消息。按照惯例,秘书长团队是最后登机的贵宾,我在登机口前组织语言,远远看着秘书长团队一行走过来,还没开口先是被四个安保大哥拦下,我抓住机会,直接向秘书长简洁阐明需要他的帮助和配合,为此次访华录制联合国社交媒体宣传素材,秘书长欣然答应,在登机前和起飞后十分配合我的工作,到现在都很感谢潘基文秘书长的随和待人以及友好真诚的工作态度。”

周闻:在联合国开拓眼界

  在日常实习中,周闻每天都会遇见各种新闻,难民、疫情、童工、歧视……这些新闻每天都从世界各个角落传送到联合国。如果一直在上海的一个公司实习,她不会发现,原来世界上有那么多地方,正在经历如此多的事情。有一群人在为公共利益、世界和平,为减少很多人的苦难而做事情,周闻觉得这正是联合国的最大意义。

徐乔杨:在国际平台学会包容兼纳

  来自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的徐乔杨表示,尽管同事们来自世界各地,整个办公室气氛还很融洽,肤色、信仰、母语不同的同事用交流工作分享生活,世界各地的文化就在这里交融。提起印象最深的工作,徐乔杨回忆称,是有幸参与了采访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人类发展报告工作室的工作,整个过程需要通过新浪微博微访谈向全球网友直播。翻译的过程中,不再只是纯粹的英译中,而是要运用翻译工具,用国际眼光了解当前的全球性问题和文化差异,用包容的心态面对多元文化的表达。

陈昱颖:青年人和全球治理

  来自复旦大学的陈昱颖2016年在新闻部实习。她说:“实习工作中接触到的那一串串全球难民、性别歧视和暴力、战争冲突伤亡人数的数字在我脑海中印象深刻,联合国让我看到世界亟需解决的发展和人道主义危机,也让我看到了青年人推动全球治理的使命和责任感。今后,中国将更深度参与全球治理,培养具有全球公民意识年轻一代能够为国家提供参与国际事务的人才储备。国际组织的实习能够为年轻人提供宝贵的提升机会,帮助我们进一步了解国际公共政策和国际规则的制定,积累组织高水平国际活动的能力,培养中国未来的全球治理人才培养。”

徐雪惠:吃在纽约

  联合国总部所在地纽约可谓世界美食之都,在这里汇集了全球种类最丰富的美食料理,几乎所有的知名餐厅在纽约都会设点,当然价格不菲。来自北京外国语大学的实习生徐雪惠介绍说:“实习生可以自己带饭,中午大家一起开Lunch Spa。也可以到联合国总部食堂就餐,窗外是波光粼粼的东河和灿烂耀眼的阳光,风光无限好。当然也可以伙伴们三五成群,探索曼哈顿区来自世界各地的美食。”

徐江岫:世界大事触手可及

  到联合国的第二天,徐江岫就与刚从非洲考察埃博拉问题返回总部的潘基文面对面,并以碰手臂礼问候。徐江岫表示:“走在联合国大楼里的感觉很神奇,外交家本身赋予了这幢楼独特超脱的气质。在大厅里,人来人往都在紧张地讨论着当前发生的各种时事,也许世界某个重大决定就在我身边发生了。这里的工作比想象中更精彩。能够认识来自不同国家、不同背景的人,而且每个人都很优秀,逼迫你不断地去提升自己。这种影响不单是可以量化的,在与他们的交流中真的是能够感受到自己眼界、考虑问题上的不足。”

蒲佳宁:谈实习申请

  就读于美国东北大学的蒲佳宁分享了她的实习申请经历:“2017年3月,我通过联合国信息发布平台提交实习申请。一星期后,我得到了面试机会。被录取后,我办理手续并在5月初顺利入职。以下是我的申请经验:在填写网络在线申请前,应准备好一份有侧重点的简历与一封逻辑清晰的申请信。申请信的语言要精简、有感染力。提交申请后就要开始准备面试了。申请者可能在申请提交后的任何时间点收到面试通知。在面试过程中应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面试通过后,办理入职手续时切忌拖拉,努力给领导与同事们留下好印象。联合国的工作是严谨的,在工作中遇到问题除了自己寻求解决方案,更要及时向领导与同事们请教。通过钻研学习和与同事的沟通交流,我转变对待学习的态度,专业技能得到了提高,我也变得更加自信。这都反映在我实习结束后的学习、工作中。我的教授看到了这些改变,让我以演讲的形式介绍这段实习经历,让同学们感受在联合国实习的独特魅力。”

陈冬阳:谈纽约生活成本

  联合国实习生是无薪实习。包括差旅、保险、食宿和生活费用在内的所有开支都必须由实习生本人或其赞助机构承担。为了帮助大家制定预算,实习生陈冬阳用一些数据直观展示了纽约的生活成本。首先是房租:综合考虑安全、价格、便利各方面因素,在皇后区或布鲁克林区地铁沿线与人合租,是较为合理的选择。一个公寓套房中,一居室的月租金(含水、电、网络、冷暖气费用)起价在750美元左右。公寓距曼哈顿岛越近,租金水平越高。也可选择与总部大楼一衣带水的罗斯福岛,租金水平在1050美元左右。其次是餐饮。街头炒饭应当是纽约最廉价的快餐,一份在6美元左右。稍微正式的餐厅,人均消费在15美元以上(含税、小费)。相形之下,自己买菜做饭无疑是更实惠的选择。第叁是交通通讯:纽约的地铁、公交车单程2.75美元,不限次数的月票121美元。手机通讯费每月30美元左右的套餐。综合以上,基本的生活成本每月约1500美元,折合人民币10000元。往返机票,起价4000元人民币。再考虑到最基本的购物、参观、出游等其他开销,在总部实习4个月,将花费50000元人民币以上。

徐婧:谈签证申请

  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实习的实习生必须持有效签证入境美国和居留。最常见的签证类型是叠-1。在美国驻上海总领馆申请签证的徐婧说:“说到签证这一环节,其实大家可以放心,因为联合国的录取通知书从一开始就让人感受到了强大的气场。在我的面签过程中,签证官问了两个问题:一是为什么选择商旅签证;二是问我去联合国做什么。我如实回答,回答完毕后顺利收走护照。据说有位同事只出示了一下联合国的实习录取通知书,签证小哥就秒通过了她的申请,后边排队的祖国同胞都羡慕极了。”

徐梦娇:在纽约实习穿什么

  衣食住行,衣作为第一个字,自然十分重要。来自上海外国语大学的实习生徐梦娇介绍了她在纽约的穿着:“首先,纽约冬天最冷可能会有零下二十来度,风吹过来还是很冻人的,一定要穿羽绒服。帽子、围巾、手套都可以备着,做好防风措施。那么上班穿什么呢?在联合国实习,不一定西装革履,但是也不能太休闲。建议准备一到两件正装,以备不时之需。办公室内有暖气,进屋就脱外套,一般外套里面穿春秋装就可以,很多人穿衬衫。习惯在冬天穿珊瑚绒厚睡衣的朋友们注意了,不要带这种十分占行李的睡衣,在纽约根本用不上。总之,出门裹紧,室内少穿。”

耿旭菲:到访联合国的名人们

  从美国西北大学新闻学院毕业后,耿旭菲开始在联合国社交媒体部门实习。她的主要工作是通过采访、拍摄,向中国观众传递来自联合国的声音。 这份充满挑战的工作让她有机会采访到访联合国的名人们。工作第一天,她就参与报道了第72届联合国大会首场高级别会议。联大会议结束后,采访任务依旧不断: 宁泽涛的联合国之行,张铁林、邓亚萍领衔的“中国艺术走进联合国”,TFBOYS王源出席经社理事会青年论坛的报道……其中,宁泽涛和王源的报道视频点击量超过千万。在这些采访中,观众们听到了名人们对可持续发展等重大问题的理解,更多人也开始关注这些关乎全球发展的议题。耿旭菲表示:保持专业、专注,挖掘并讲好名人们与联合国的故事,让更多人关注到关乎国际发展的重要议题,是对联合国的中国观众最大的尊重。

朱若芊:在总部大楼内探索与领悟

  朱若芊在工作之余发现纽约联合国总部大楼有许多值得驻足的角落。无论是联合国广场上缅怀奴隶制受害者的“回归之舟”纪念碑、大厅内从伊拉克轰炸现场拾回的百孔千疮的联合国旗帜,或是大会堂附近实时展示全球每日军费支出的尝贰顿屏幕等等,每一处的探索都能让她对于联合国工作的意义、联合国为和平事业所做的努力有了真切的了解和更多的思考更。在大会堂现场聆听各国代表对于巴以问题的发言更是加深了这种感悟。各方表达的关切的多样性展现了国际事务的复杂性和挑战性,让她深感在世界舞台上每一种声音都有其独特的意义,这也为她的实习工作增添了使命感与责任感。

张惠兰:在多元文化中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张惠兰在《联合国新闻》中文组实习,每天接触报道全球各地的新闻故事,把握世界的脉搏,传递联合国的声音。与新闻科十个语文组的同事共事,她感受到了多元文化的碰撞与融合;亲历联大,她看到了各国领导人对和平与发展的渴求;以全球视野讲述常人故事,面向世界发声,她深刻地体会到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意义。她说:“在新闻科实习,需要紧跟全球各地的实事,实时关注联大和安理会会议进展,争分夺秒进行实况报道,这是一件挑战性强且充满意义的事情,希望继续发挥中国青年的力量,推动实现世界大同的愿景,为世界和平和人类发展贡献绵薄之力。”

阿晓萌:与纽约交通的“爱恨情仇”

  阿晓萌是网站事务科的实习生。初到世界中心纽约,每天通勤是她遇到的巨大挑战。陌生的路线、地图软件上经常不准的时间、毫无规律的车辆运营状况都让她焦头烂额。就是在每天与交通斗智斗勇的过程中,她渐渐可以游刃有余。交通虽然带来了不小的挑战,却也带给阿晓萌不少的美好记忆:几乎每次上车都能遇到热心肠的司机指路和手把手教坐公交小技巧;在车站换乘迷路遇到好心人忙前忙后半个小时帮忙找路;每个上车下车的乘客都会跟司机问好和道谢;在途中陌生人的关心和热情问好……这些美好瞬间治愈了阿晓萌一次次。通勤路线总是固定,但路上所见的风景、所遇到的人却各不相同。她与这座城市的故事每一天都在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