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仇恨言论
相关问题:常见问题
根据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教科文组织)的说法,错误信息是指虚假但无意造成伤害的信息,如图片说明中的错误。虚假信息是指虚假的、故意制造以伤害个人、社会团体、组织或国家的信息。虚假信息的例子包括捏造或操纵的内容,如阴谋论或有害谣言。
恶意信息特指基于现实,但用于对个人、社会团体、组织或国家造成伤害的信息,如披露一个人的性取向以损害其名誉,且没有任何公共利益的正当理由。
正如世界卫生组织(奥贬翱),2019冠状病毒病(颁翱痴滨顿-19)大流行的爆发伴随着“大规模的信息疫情”,也就是说“过量的信息——有些准确,有些不准确——使人们在需要时很难找到可信的来源和可靠的指导”。信息疫情被描述为“各种信息的快速传播,包括谣言、流言和不可靠信息”,并在“严重的传染病爆发时制造混乱、焦虑甚至恐慌”。其全球传播因数字和传统媒体的使用而被放大。
在这种情况下,教科文组织“虚假信息疫情”这一特定术语以描述蓄意“助长大流行病的虚假信息”及其“潜在的致命虚假信息的病毒负荷”。虚假信息疫情十分危险,因为它可能导致公众普遍不愿意采取公共卫生措施,从而延误必要的干预措施。
网络欺凌或网络骚扰涉及使用数字技术的欺凌行为,可能发生在社交媒体、信息平台、游戏平台和手机上,是旨在吓唬、激怒或羞辱目标的重复行为。在许多其他形式的网络暴力中,网络欺凌可能包括网上仇恨言论——对目标个人或群体的真实或感知的身份因素(如宗教、族裔、国籍、种族、肤色、血统、性别)进行辱骂。网络骚扰可以煽动自我伤害,甚至自杀。
虽然对仇恨言论没有达成共识,但煽动仇恨的概念在国际人权法中早已确立。。《公民及政治权利国际公约》 第二十条第二款规定“任何鼓吹民族、种族或宗教仇恨之主张,构成煽动歧视、敌视或强暴者,应以法律禁止之。”因此,“煽动”是指对于民族、种族或宗教群体的言论,并制造针对属于此类群体之人的歧视、敌意或暴力的紧迫风险。在《公民及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的定义中,“鼓吹”一词要求有公开助长针对目标群体仇恨的意图。正如《联合国对于仇恨言论的战略和行动计划》所指出的,“煽动是一种非常危险的言论形式,因为它明示且蓄意地以引发歧视、敌意和暴力(也可能导致或包含恐怖主义或暴行罪)为目标”。
根据联合国《暴行罪分析框架》,“暴行罪”一词是指叁种法定的国际罪行:种族灭绝罪、危害人类罪和战争罪。
2005年,联合国会员国保护人民免遭种族灭绝、战争罪、族裔清洗和危害人类罪之害,这一原则被称为“保护责任”。此后,“暴行罪”一词后来扩大至包括族裔清洗。虽然国际法未将其定义为一项独立罪行,但族裔清洗涉及严重违反国际人权和人道法,其本身可能构成叁种公认的暴行罪之一,特别是危害人类罪。
暴行罪被认为是最严重的危害人类犯罪。它们作为此类性质的国际罪行是基于一种信念,即这些行为影响到人类的核心尊严。
虽然法律对策很重要,但限制言论自由的立法只是防止和减轻仇恨言论对我们社会产生影响的许多方法之一。支持有效利用表达自由的政策可以加强“求同存异”的力量。它们可以建立一个有凝聚力的社会基础,并有助于削弱仇恨。
反言论是指努力以积极的反叙述来应对仇恨言论,而不是限制表达自由。根据联合国对“更多而不是更少的言论作为应对仇恨言论的关键手段”的支持,制作和推广反言论和替代性叙述是联合国的重点领域之一,以防止和应对仇恨言论。因此,鼓励各国以积极的包容性信息来打击仇恨言论,促进使用积极和替代性的言论,以此来预防和应对可能导致暴行罪的暴力煽动。
媒体和信息素养是指使人们能够有意义地参与信息和媒体渠道的一系列能力。这可能包括信息来源使用者进行解释和做出明智的判断,或者成为信息的制作者。在数字世界中,媒体和信息素养要求人们具备使用数字媒体等信息和通信技术及其应用来获取和/或创造信息的技能。
这种素养使公民能够理解媒体和其他信息提供者的作用,以批判性地评估内容,并作为用户和制作者做出明智的决定。因此,媒体和信息素养是表达自由和信息自由的核心。它可以保证每个人寻求、接受和传递信息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