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05年举行的第十届会议上做出,为所有化学战受害者设立一个纪念日,并于2015年宣布将每年的11月30日定为“化学战受害者纪念日”。
化学战受害者纪念日为我们悼念化学战的受害者,并重申(禁化武组织)的承诺,消除化学武器的威胁,从而促进和平、安全与多边主义的目标提供了一个契机。
《公约》缔约国在2013年4月8日-19日间于荷兰海牙举行的上,以协商一致的方式通过了一项政治宣言,确认缔约国对全球化学武器禁令的“明确承诺”,并确定对《化学武器公约》此前5年的执行情况进行全面审查。在2008年举行的审议大会上,缔约国不仅对《公约》的执行状况进行了审查,还为禁止化学武器组织制定了此后5年的工作重点。
背景信息
实现化学武器裁军的历史始于一个多世纪前,当时的创立标志这这一严肃努力达到了顶峰。化学武器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大规模使用,导致超过10万人死亡,伤亡总数高达100万人。
然而,化学武器并没有被用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欧洲战场。二战之后,随着核辩论的展开,一些国家逐渐认识到其军火库中的化学武器只能带来有限的边际价值,与此同时,此类武器在使用和扩散方面所带来的威胁使得对其进行全面禁止变得合乎人意。
《化学武器公约》于1993年通过,并于1997年4月29日生效。《公约》决心,“为了全人类,通过执行本公约的各项规定而彻底排除使用化学武器的可能性。”
《公约》缔约国创建了禁止化学武器组织,“以实现本公约的宗旨和目标,确保本公约的各项规定、包括对本公约遵守情况进行国际核查的规定得到执行,并为 各缔约国提供一个进行协商和合作的论坛。”
时至今日,禁化武组织成员国已覆盖世界98%的人口和土地,以及全球98%的化工公司。
2013年,禁化武组织因“其为消除化学武器所作的诸多努力”被授予诺贝尔和平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