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采取不同的方针应对新的挑战
目前,我们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包括持续的冲突、日益加剧的暴力极端主义以及阻碍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障碍,如极端贫困、性别和经济不平等、难民和境内流离失所者以及气候变化。从本质上讲,这些是相互交织的全球性挑战。
因此,我们亟需采取全面、综合的解决方案,必须涵盖联合国的叁个支柱,即和平与安全、发展和人权。我们还必须着手应对现有问题的根本和核心,即人的观念、态度、取向以及它们相互之间的关系。
联合国秘书长安东尼奥·古特雷斯强调,促进和平并防止冲突是联合国最为重要和紧急的议程之一。2016年4月,安理会和大会通过了两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决议1,这两项决议提出了保持和平新概念,强调了预防冲突、解决冲突根源以及加倍关注冲突后的重建与和解的重要性。
防止暴力极端主义已被列为联合国的重要优先事项。暴力极端主义和激进化正在成为国家内部和各国之间不稳定、冲突、暴力甚至暴行的根源。据了解,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兰国 (伊黎伊斯兰国)已在100多个国家接触和/或招募了大约4万人,其中许多人受过很高的教育。恐怖分子及其支持者也越来越多地利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招募和煽动青年人,因为青年人更易受到极端主义信息和言论的影响。青年人的世界观和思想意识以及自身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往往比较薄弱。因此,就目前而言,不仅教育的质量至关重要,教育的方向也极其重要。
为何要培养全球公民意识以及如何推进全球公民意识议题
在此背景下,全球公民教育作为应对与日俱增的全球性挑战的根本长期方针,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重视。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称,当前和未来的世代都需要全球公民教育,全球公民教育“旨在促进学习者提高地方和全球参与度并发挥积极的作用,使学习者能够面对和应对各种全球性挑战,最终为建设更加公正、和平、宽容、包容、安全和可持续发展世界做出积极的贡献”。2
对于全球公民教育,国际社会应讨论如何提高包容性和尊重性,如何采用普遍的原则并同时给当地产生深刻的影响,以及如何使所有学习者获得应对当今人类面临的复杂问题所需的能力和素质。
因此,全球公民不仅是一项教育议程,更是一个新的全球性话题,即如何在世界范围构建使下一代具备全球公民意识的环境。该话题正逐步成为教育议程中的新亮点。
2012年,联合国全球教育第一倡议强调,全球公民意识是全球教育的叁大支柱之一,其他两个支柱分别是获得教育和学习质量。2010年正式启动的联合国学术影响力项目将全球公民教育列为10项原则之一。联合国不同文明联盟的四大支柱分别是教育、媒体、青年和移民。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可持续发展目标中,目标4.7包含提升全球公民意识;《变革我们的世界: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第36段也明确强调了全球公民意识。3
全球公民意识的关键概念:人的尊严;人与人的关系;与有需要的人的关系;人与地球的关系
全球公民教育首先关注尊重人的尊严、人权和其他普遍价值观,这些都是全球公民教育的根本目标。尊重人的尊严应作为重要的意识,贯穿全球公民教育的始终,对应1996 年教科文组织德洛尔报告所提四大支柱之一的“学会做人”。帮助人们更充分地发展自己的人格并“能以不断增强的自主性、判断力和个人责任感来行动”是至关重要的,这是让人们发挥潜力的终身机会。4
对人的尊严和普遍价值有了充分认识之后,学习者将学会妥善处理:1)人与人的关系,2)与有需要的人的关系,3)人与地球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侧重于相互尊重和理解、宽容和文化多样性,有助于消除暴力极端主义和不容忍行为,同时加强与他人的良好关系和相互联系,从而建立更加安宁的社会。这一新观念似乎与全球公民教育的另一个支柱相关,按德洛尔报告的定义,这个支柱即“通过增进对他人的了解和对相互依赖性的认识”,“学会共处”。5对于与有需要的人的关系,学习者将学会对边缘化、孤立和弱势群体报以怜悯和同情。他们要了解“不让任何一个人掉队”的意义以及如何实现社会正义和克服不平等。这将是帮助青年人共同建设更加公正、公平、平等和包容的社会的重要一步。
处理好人与地球的关系,将有助于加强我们对保护地球、确保可持续发展以及宣传气候变化和环境保护重要性的共同责任,从而促使全球社会正在迈向命运共同体。
全球公民意识影响态度,塑造世界
全球公民意识纳入中小学教育,将会成为以人类基本和普遍价值培养思辨能力、洞察力和判断力的坚实基础。全球公民意识可以加强对国际社会和人类的归属感,也可以加强个人和地方群体的身份认同,促进团结并强化全世界的共同责任。
为了培养全球公民意识,包括大韩民国在内的多个国家都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非政府组织和机构的支持下为学校制定了相关课程,有的国家还编写了教科书。要制定有效和有影响力的全球公民意识课程,创新的教学法非常重要,包括批判性思考、互动对话和辩论以及美术、音乐、设计和体育在教学中的广泛利用,也包括培养同理心的实地考察以及与来自不同文化的同龄人的交流。此外,审慎透明的学业评价机制也很关键。
联合国应该继续并加强对于全球公民意识的讨论,同时让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国学术影响力、联合国不同文明联盟、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和联合国妇女署等联合国各方案携手非政府组织/新闻部执行委员会和2030年全球公民联盟等民间社会组织参与其中。大韩民国和卡塔尔组建了全球公民教育之友小组,于2017年6月和2017年10月召开了第一次和第二次会议,共有45个会员国积极参与其中。全球公民教育之友小组将继续作为中心平台,为推动联合国与全世界培养全球公民意识发挥领导作用。
全球公民教育也能够守护男人和女人内心的平和,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组织法》强调:“战争起源于人之思想,故务需于人之思想中筑起保卫和平之屏障。”全球公民教育将促进相互尊重和理解,鼓励宽容,提升文化素养和文化多样性,从而削弱暴力极端主义和激进化。在我们为落实可持续发展目标、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五个关键领域(人类、地球、繁荣、和平与伙伴关系)以及实现正义、包容和尊严等终极目的而携手奋斗的同时,“不让任何一个人掉队”将是所有人坚持贯彻的口号。全球公民意识应该并将关注人性、文明和尊严。
构筑一个更为和平、公正和包容的社会和世界,一个由青年推动变革的社会和世界,一个人人享有尊严的社会和世界
培养全球公民或许就是联合国最重要的总体目标之一,这个目标涉及联合国的叁大支柱。
我们必须推动社区和社会的对话和联系,例如增进不同文化或宗教间对话。此外,我们还应该加大推广和平文化,并考虑更注重应对冲突根源以及致力于保持和平与建设和平的解决方法。脆弱社会和脆弱国家则应该优先考虑包容和承责的体制建设、法治、善治以及妇女和青年的赋权。减少不平等与不公正并加强社会融合与和解,将有助于避免暴力极端主义和激进化的滋生。
青年参与绝对至关重要,因为青年是变革的推动者,并将在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进程中发挥领导作用。如果青年对所在社区怀有强烈的归属感并始终充满希望,就会大大降低他们被极端分子的宣传所影响的风险,同时也有助于培养青年的应对能力、洞察力和良好的判断力,让他们能够对极端主义团体的任何企图说“不”。此外,我们还要为青年装备积极、健康的思维方式,让他们能够驳斥并抵制消极和破坏性的言论。
《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第53段写道:“我们把握着人类和地球的未来。今天的年轻人也把握着人类和地球的未来,他们会把火炬继续传下去。”正因如此,我们不能让青年毫无准备地面对激进的言论;我们也不能让青年毫无准备地面对气候变化、难民和流离失所者等紧迫的全球挑战;我们不能让青年对“不让任何一个人掉队”的目标一无所知;我们也不能让青年对同情和同理心的重要性一无所知。我们需要具有全球公民意识的新领导力。所有主要利益攸关方,包括公共部门和私营部门、民间社会组织、学术界、教师、议会,特别是作为变革最终推动者的青年,都应该通力合作。
如今,教育拥有为和平与安全做出巨大贡献的宝贵机会。我们应将全球公民教育视为一项“全球性社会运动”或“全球社会契约”,不遗余力地加以推动,从而恢复和维护每个人的尊严。当今世界应该积极地转变为理想的世界。这个目标当然是有可能实现的,只要我们能够坚定决心,怀着热忱和同情心共同努力。全球公民教育应该成为以人类尊严为核心的可持续机制和战略性过程。作为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和整个联合国系统的总体和最终目标,全球公民教育将是一个决定性考验。这项考验事关重大且迫在眉睫,不容有失,而能否通过这项考验,建设更为和平、公正、包容和可持续的世界,如今已完全取决于我们。
注释
- S/RES/2282 (2016) 和A/RES/70/262.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球公民教育:让学习者更好地迎接21世纪的挑战》(巴黎,2014年)..
- A/RES/70/1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财富蕴藏其中——国际二十一世纪教育委员会报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巴黎,1996年),第37页..
- 同上.
?
《联合国纪事》不是官方记录。由联合国高级官员以及来自联合国系统外的杰出人才撰稿,作者的观点不代表联合国官方观点。地图或文章中所涉界限、名称以及指名,并不代表被联合国官方认可或接受。?